习近平向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致贺信
李强:把做强国内大循环作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强化精准施训实战练兵 全方位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

点赞!这些大学生用实际行动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发布时间:2025-05-22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字体大小[ ]

点赞!这些大学生用实际行动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反间谍法》普法提示(十三)

  国家安全,离我们并不遥远。潜心求学的高校学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只要对威胁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保持警惕,不断提升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就能够为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添砖加瓦,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贡献。

  一张照片下的暗涌

  “兼职拍摄环境治理照片,日结300元。”某高校学生小李在网络平台寻找兼职时收到了陌生人发来的私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李便与对方交流了起来。一开始,对方只是询问小李是否有兼职拍摄风景、建筑的经验,并要求查看小李以前拍摄的照片作为“测验”。但随着交流的深入,对方竟询问小李是否能拍摄所在城市的港口、桥梁等设施。听到这里,小李的心跳快了一拍。他想起学校宿舍楼道里张贴的国家安全宣传画,发现自己刚才的经历和宣传画中描绘的情节完全相同。于是,他果断把与对方的聊天记录截图并拨打了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

  接到举报后,国家安全机关经过调查确认,这一账号注册地在境外,披着“兼职”的外衣联系高校学生,要求拍摄军港、桥梁、机场等重要设施照片,涉嫌搜集我军事涉密敏感信息。事后,小李因举报及时获得了国家安全机关的表彰奖励。

  一份文档中的较量

  某专业硕士研究生小王正在专心撰写学位论文,这时她的邮箱里突然弹出一封邮件:“您发表的学术论文可获国际期刊推荐,需补发原始数据”。在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时候,她忽然想起了导师的警告——“课题原始数据涉及敏感信息,如出境需要经过专门审批”。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小王在随后的几天里多次追问邮件发送方,确认期刊信息,但对方一直没有回复。小王敏锐察觉到这有可能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钓鱼”邮件,及时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了举报。

  经国家安全机关调查发现,这封来路不明的邮件确实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勾连我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诱饵”,意在获取我重点领域关键敏感数据,威胁我国家安全。

  一场寝室里的夜谈

  “帮我去查一些资料,这钱我和你一起赚”。一天晚上,某高校学生小张的室友神神秘秘地对他说起悄悄话。

  连日来,小张发现室友频繁外出兼职,甚至以此为由旷课缺课、夜不归宿,有时深夜回来后还会与不明身份人员联系。面对室友的“兼职”邀请,小张警惕地询问“兼职”内容、联系人等信息。通过深入了解,小张得知所谓“兼职”竟是境外人员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以高额报酬诱导室友提供学校内网数据。小张立即劝阻室友,并和他一起通过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进行了举报,阻止了对方试图攻击校园邮件服务系统的图谋。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是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的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广大高校学子在享受美好求学时光的同时,要时刻绷紧安全之弦,提高防范应对能力,如在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寻找兼职等活动中发现可能危害我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务必提高警惕,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中国法治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